文 | 刘文昭
古有爱屋及乌,今有恨屋及乌。因不满部分豆瓣用户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流浪地球》的粉丝涌入各大应用商店,给豆瓣app打一星评分。一时间,躺枪的豆瓣被推上风口浪尖,《流浪地球》有多好,倒成了次要问题。
对《流浪地球》有多爱,对一星就有多恨
《流浪地球》上映之初,好评如潮,但随后即有反弹之声。眼看着心爱之作的豆瓣评分从8.4一路跌到7.9,《流浪地球》的粉丝当然不爽——为什么突然多了这么多一星,豆瓣为什么不管管?
开始,这些只是牢骚,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成了豆瓣被刷一星的导火索——有网友称,豆瓣某人收了钱,在打四星后获得高赞,突然又改成了一星,获得的点赞却没有清零。事情越传越大,“豆瓣某人收钱四星改一星”“很多人四五星改一星”“豆瓣网友收钱打分”。
微博截图
原来一星这么来的,《流浪地球》的粉丝有了出征的理由。可过去喊豆瓣评分不公,收钱评论的人也不少,甚至有导演亲自下场怒怼豆瓣。为何那些剧的粉丝没什么反应,《流浪地球》的粉丝却主动出击?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粉丝在《流浪地球》里倾注了太多的情怀和价值观——填补中国科幻电影空白,中国硬科幻里程碑,终于轮到我们仰望星空了,电影行业即将“质量为王”替代“流量为王”……
可反方的观点也说得通,你无法全部归咎为水军——不喜欢吴京,脱离原著,剪接粗糙跳跃,科学设定不足,煽动情绪,五星用户上纲上线令人生厌……
在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和陌生人谈论宗教、政治等敏感议题,因为这涉及到价值观,既不可能三言两语改变对方,又容易发生冲突,但在网上评论电影,人们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结果那些深爱《流浪地球》的人发现,他们的情怀不仅感动不了别人,还被别人嗤之以鼻,自然非常愤怒。可《人民日报》都说过“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不能说服人家,又不能让人家闭嘴,还能做什么?
这时,豆瓣评分不公、有漏洞,就成了粉丝们绝佳的靶子——说服不了网友,但能给豆瓣打差评;即使收钱打分不是真的,我们也有权“平衡”一下呀。
与美国的电影评分网站相比,豆瓣已经相当透明、平等
今天,豆瓣对网传的改分情况做了回应——“有传言有用户将《流浪地球》的四星打分改成一星,昨天确实有一例,后来该用户删除了评分”,也不存在‘高赞好评被收买改为差评’的情况。
豆瓣电影工程师统计了目前《流浪地球》的前500个热评(高赞评论),仅有4位用户有过跨分数(非相邻分数)修改评分的行为:
2人由三星修改为一星;1人由一星修改为三星;1人由二星修改为五星;
当事人也出面澄清——没收过别人的钱,自己是第一批看首映的人,看完之后兴奋无比,打了四星。现在打一星,是“对他人简单污蔑这种愚蠢行径的反抗”。
对于修改评分点赞不能撤销的bug,豆瓣表示“我们也在优化产品功能,修改评分后,修改前的‘有用’(点赞)数据将被清零。”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网友觉得豆瓣不公正,“这样的电影你拍着良心说,怎么能给到一星,为什么点赞的还那么多?”
其实,觉得电影评分“不公”,并非中国网友独有的感受。和豆瓣一样,美国的主要影评网站也经常遭到来自影评人、电影人和影迷的炮轰。
2017年,曾拍出过《出租车司机》、《无间行者》、《禁闭岛》等作品的美国传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就通过《好莱坞报道者》对外发声,炮轰烂番茄网站,他直言“真正的电影人拍摄的好电影不是为了让人解读、消费或者立即被看懂的”,在这些网站上观众“被降格成了没有冒险精神的消费者”,就连“烂番茄”这个名字都是“对电影的侮辱”。
马丁·斯科塞斯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影迷则更难“伺候”。2016年《自杀小队》上映后,在烂番茄上26%的超低新鲜度引发了DC粉丝的集体抵制,他们认为漫威电影在烂番茄上的评分要远高于DC电影,是因为烂番茄被迪士尼收买了。于是成千上万的DC粉在网上发起了联名抵制,要求关闭烂番茄。
电影评分太高,也有影迷不满。2017年,《《星球大战8》上映,烂番茄上的新鲜度高达91%,票房也不错。可星战的老粉却对这部电影非常不满,他们群策群力刷低分,将烂番茄《星战8》活生生刷低了几十个百分点。
可见世界上根本没有简单易行、人人满意的电影评分方法。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烂番茄网站,这个网站上鲜红的新鲜番茄(“fresh”)和腐烂的绿色番茄(“rotten”)分别代表了正负两种评价,如果60%及以上的影评人对影片给出正面评价,则该影片能获得“fresh”标志,否则则为“rotten”。
当然,烂番茄也要确保用户的意见得到体现,于是又设定了一个Audience Score(观众分数)。可以说,烂番茄既有专业评分又有大众评分,且专业评分地位更高。
再来看著名的IMDb,IMDb主要有“网站评分”和“榜单评分”两种群体评分,例如,IMDb Top250电影榜单榜首影片《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网站评分是9.3,榜单评分是9.2,这主要基于网站对评分用户的“划分”。“网站评分”是由所有用户的评分生成的,“榜单评分”则是由评分频次和评分公允度较高的“常评分者”(regular voter)的评分统计而成的。
为防止粉丝刷分和制片商哄抬评分等可能的恶意刷分行为,“网站评分”的统计方法完全保密,“榜单评分”的算法是基于“贝叶斯平均”(Bayesian average)理念得出的加权平均值(weighted average),而具体的算法设置和各项权重尚未予公开。(来源:当代电影《“初始锚定”与“算法正义”——美国电影网络评分机制与电影产业》)
与美国的影评网站相比,豆瓣的评分机制已经相当透明、平等。
2015年,豆瓣被碰瓷的时候,豆瓣CEO阿北曾介绍过豆瓣是如何打分的——“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一人一票也有例外,“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这些打分会被排除在外”,豆瓣也一直在努力反水军,“一劳永逸的办法可能没有。但当下来说,水军的千军万马跳进来,让评分的湖面一点涟漪都不起的办法是有的。”
电影评分,只是在时间有限、选择过多时代的一个指引
为什么很多人在看电影钱都要看看评分?很简单,在一个文艺作品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有限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指引。在农耕社会,戏班子一年才来村里一次,就是这个戏班子不好,全村人也会围在戏台前。
也许有人会说,网站评分会影响票房,这个指引就很重要了。可有研究者指出,一部电影的总票房与排片、宣发、类型、题材、阵容等多种因素关系密切,与口碑之间并非呈简单的正相关的关系。而且也不是口碑越好,电影票房就一定越高;口碑越差,电影票房就一定越低。
在现代社会,一部电影评价两极分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你觉得豆瓣这个指引不够公正,完全可以自己制定一套标准,建一个电影评分网站。如果搞得足够权威,说不定可以超越豆瓣。
但当你和别人的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觉得别人不正常,或者背后必有阴谋,就没必要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各不相同,也没有每个人都觉得公正的评分方法。何况,一个人的喜好和观点也会随着时间变化。
本文转自:腾讯网
3562 阅读
4446 阅读
4557 阅读
4145 阅读
4940 阅读
4878 阅读
4959 阅读
5365 阅读
5009 阅读
5119 阅读
4781 阅读
4691 阅读
4997 阅读
3909 阅读
4135 阅读
5200 阅读
4792 阅读
5096 阅读
4191 阅读
5375 阅读
3705 阅读
4426 阅读
3927 阅读
23314 阅读
23779 阅读
23404 阅读
23483 阅读
23470 阅读
23377 阅读
23821 阅读
23358 阅读
23380 阅读
24369 阅读
24416 阅读
24408 阅读
24565 阅读
24581 阅读
24510 阅读
21164 阅读
24446 阅读
文 | 刘文昭
古有爱屋及乌,今有恨屋及乌。因不满部分豆瓣用户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流浪地球》的粉丝涌入各大应用商店,给豆瓣app打一星评分。一时间,躺枪的豆瓣被推上风口浪尖,《流浪地球》有多好,倒成了次要问题。
对《流浪地球》有多爱,对一星就有多恨
《流浪地球》上映之初,好评如潮,但随后即有反弹之声。眼看着心爱之作的豆瓣评分从8.4一路跌到7.9,《流浪地球》的粉丝当然不爽——为什么突然多了这么多一星,豆瓣为什么不管管?
开始,这些只是牢骚,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成了豆瓣被刷一星的导火索——有网友称,豆瓣某人收了钱,在打四星后获得高赞,突然又改成了一星,获得的点赞却没有清零。事情越传越大,“豆瓣某人收钱四星改一星”“很多人四五星改一星”“豆瓣网友收钱打分”。
微博截图
原来一星这么来的,《流浪地球》的粉丝有了出征的理由。可过去喊豆瓣评分不公,收钱评论的人也不少,甚至有导演亲自下场怒怼豆瓣。为何那些剧的粉丝没什么反应,《流浪地球》的粉丝却主动出击?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粉丝在《流浪地球》里倾注了太多的情怀和价值观——填补中国科幻电影空白,中国硬科幻里程碑,终于轮到我们仰望星空了,电影行业即将“质量为王”替代“流量为王”……
可反方的观点也说得通,你无法全部归咎为水军——不喜欢吴京,脱离原著,剪接粗糙跳跃,科学设定不足,煽动情绪,五星用户上纲上线令人生厌……
在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和陌生人谈论宗教、政治等敏感议题,因为这涉及到价值观,既不可能三言两语改变对方,又容易发生冲突,但在网上评论电影,人们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结果那些深爱《流浪地球》的人发现,他们的情怀不仅感动不了别人,还被别人嗤之以鼻,自然非常愤怒。可《人民日报》都说过“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不能说服人家,又不能让人家闭嘴,还能做什么?
这时,豆瓣评分不公、有漏洞,就成了粉丝们绝佳的靶子——说服不了网友,但能给豆瓣打差评;即使收钱打分不是真的,我们也有权“平衡”一下呀。
与美国的电影评分网站相比,豆瓣已经相当透明、平等
今天,豆瓣对网传的改分情况做了回应——“有传言有用户将《流浪地球》的四星打分改成一星,昨天确实有一例,后来该用户删除了评分”,也不存在‘高赞好评被收买改为差评’的情况。
豆瓣电影工程师统计了目前《流浪地球》的前500个热评(高赞评论),仅有4位用户有过跨分数(非相邻分数)修改评分的行为:
2人由三星修改为一星;1人由一星修改为三星;1人由二星修改为五星;
当事人也出面澄清——没收过别人的钱,自己是第一批看首映的人,看完之后兴奋无比,打了四星。现在打一星,是“对他人简单污蔑这种愚蠢行径的反抗”。
对于修改评分点赞不能撤销的bug,豆瓣表示“我们也在优化产品功能,修改评分后,修改前的‘有用’(点赞)数据将被清零。”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网友觉得豆瓣不公正,“这样的电影你拍着良心说,怎么能给到一星,为什么点赞的还那么多?”
其实,觉得电影评分“不公”,并非中国网友独有的感受。和豆瓣一样,美国的主要影评网站也经常遭到来自影评人、电影人和影迷的炮轰。
2017年,曾拍出过《出租车司机》、《无间行者》、《禁闭岛》等作品的美国传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就通过《好莱坞报道者》对外发声,炮轰烂番茄网站,他直言“真正的电影人拍摄的好电影不是为了让人解读、消费或者立即被看懂的”,在这些网站上观众“被降格成了没有冒险精神的消费者”,就连“烂番茄”这个名字都是“对电影的侮辱”。
马丁·斯科塞斯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
影迷则更难“伺候”。2016年《自杀小队》上映后,在烂番茄上26%的超低新鲜度引发了DC粉丝的集体抵制,他们认为漫威电影在烂番茄上的评分要远高于DC电影,是因为烂番茄被迪士尼收买了。于是成千上万的DC粉在网上发起了联名抵制,要求关闭烂番茄。
电影评分太高,也有影迷不满。2017年,《《星球大战8》上映,烂番茄上的新鲜度高达91%,票房也不错。可星战的老粉却对这部电影非常不满,他们群策群力刷低分,将烂番茄《星战8》活生生刷低了几十个百分点。
可见世界上根本没有简单易行、人人满意的电影评分方法。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烂番茄网站,这个网站上鲜红的新鲜番茄(“fresh”)和腐烂的绿色番茄(“rotten”)分别代表了正负两种评价,如果60%及以上的影评人对影片给出正面评价,则该影片能获得“fresh”标志,否则则为“rotten”。
当然,烂番茄也要确保用户的意见得到体现,于是又设定了一个Audience Score(观众分数)。可以说,烂番茄既有专业评分又有大众评分,且专业评分地位更高。
再来看著名的IMDb,IMDb主要有“网站评分”和“榜单评分”两种群体评分,例如,IMDb Top250电影榜单榜首影片《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网站评分是9.3,榜单评分是9.2,这主要基于网站对评分用户的“划分”。“网站评分”是由所有用户的评分生成的,“榜单评分”则是由评分频次和评分公允度较高的“常评分者”(regular voter)的评分统计而成的。
为防止粉丝刷分和制片商哄抬评分等可能的恶意刷分行为,“网站评分”的统计方法完全保密,“榜单评分”的算法是基于“贝叶斯平均”(Bayesian average)理念得出的加权平均值(weighted average),而具体的算法设置和各项权重尚未予公开。(来源:当代电影《“初始锚定”与“算法正义”——美国电影网络评分机制与电影产业》)
与美国的影评网站相比,豆瓣的评分机制已经相当透明、平等。
2015年,豆瓣被碰瓷的时候,豆瓣CEO阿北曾介绍过豆瓣是如何打分的——“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一人一票也有例外,“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这些打分会被排除在外”,豆瓣也一直在努力反水军,“一劳永逸的办法可能没有。但当下来说,水军的千军万马跳进来,让评分的湖面一点涟漪都不起的办法是有的。”
电影评分,只是在时间有限、选择过多时代的一个指引
为什么很多人在看电影钱都要看看评分?很简单,在一个文艺作品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有限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指引。在农耕社会,戏班子一年才来村里一次,就是这个戏班子不好,全村人也会围在戏台前。
也许有人会说,网站评分会影响票房,这个指引就很重要了。可有研究者指出,一部电影的总票房与排片、宣发、类型、题材、阵容等多种因素关系密切,与口碑之间并非呈简单的正相关的关系。而且也不是口碑越好,电影票房就一定越高;口碑越差,电影票房就一定越低。
在现代社会,一部电影评价两极分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你觉得豆瓣这个指引不够公正,完全可以自己制定一套标准,建一个电影评分网站。如果搞得足够权威,说不定可以超越豆瓣。
但当你和别人的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觉得别人不正常,或者背后必有阴谋,就没必要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各不相同,也没有每个人都觉得公正的评分方法。何况,一个人的喜好和观点也会随着时间变化。
本文转自:腾讯网